北京比较好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年伊始,新冠肺炎席卷祖国大地,有些人躲闪不及中了招,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7万余例新冠病*感染病例分析论文,因新冠肺炎而去世的人当中,不少都有慢性病史[1]。对中国2亿多风湿病患者这一庞大人群而言,新冠病*流行意味着什么?是否感染机会增加?呼吸病专家说,抗击新冠肺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风湿病患者常服用的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能否在疫情期间停用?使用静脉注射剂的患者是否可改用口服药?针对这些问题,《医师报》记者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卓莉教授,请她为患者答疑解惑。
张卓莉教授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及影像学组组长
北京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风湿组组长
风湿病患者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
张卓莉教授介绍,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痛风等余种疾病。风湿免疫病患者跟普通人比新冠病*感染的风险要相对高些,原因有三。
1.导致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根本原因都是自身免疫发生了紊乱导致免疫功能异常。
2.激素是疾病治疗常用药,还会用到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靶向药物。风湿免疫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过程中,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
3.此次新冠病*主要引起的就是重症肺炎。有一些风湿免疫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等患者,有时会合并间质性肺病。这些合并基础肺病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可能更多。
总之,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感染新冠病*的风险,但是作为风湿免疫科患者,感染的风险比正常人要更高一些,是易感人群。
疫情下,好好吃药是最重要的事儿
“十分理解患者,他们可能看着自己抽屉里日益减少的药物,舍不得多吃而减量,或者觉得这些药都是免疫抑制剂,吃多了以后抵抗力低,更加容易感染而停药,这都是不可取的。”张卓莉教授建议:“如果病情稳定,没有不舒服,大家一定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因为风湿免疫性疾病都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所以持续用药是保持病情稳定非常重要的前提。即使是持续稳定的患者,在没有医生指导下减药或停药是复发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对于风湿免疫病患者,如果发生新冠病*感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目前还没有研究。大家可能看到有报道:一些抗风湿药可能对新冠病*感染的预后具有保护作用,如氯喹和羟氯喹,2月11日,张卓莉教授牵头注册了羟氯喹治疗新冠病*的临床研究。所以,风湿免疫病患者按时吃药,避免疾病复发,保护好自己别感染病*,这是最需要做的事。
“像我们科在好大夫网站上,每一个医生都免费在给患者提供义诊。”张卓莉教授建议患者如有一些疾病方面的问题,自己不确定怎么样吃药,医院,可以选择网上就诊,如好大夫网站、微医等,疫情期间都有免费义诊服务。北京等地也推出了一次可开三个月药的长处方服务,对于慢病患者也是有利*策。
静脉用药的患者是否可换口服药?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生物制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注射,一种是静脉注射,平均4~8周才需要输液一次;另一种是皮下注射,平均每1~2周用药一次。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在中国的患者,往往都是病情相对比较重,经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才会选择。是不是注射药物就一定能够用口服药来代替以及用什么口服药物替代,不同患者情况不同,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来决定。
多数使用静脉和皮下注射药物的患者同时也在吃口服药物。对于定期、规律地静脉或皮下注射药物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通过增加口服药物剂量或再增加另种药物来确保疗效稳定。风湿免疫疾病治疗存在异质性,所以很难给出统一建议。
风湿免疫科医生在给患者起始一个口服药之前要评估药物的可能获益、风险,在用药以后,尤其是用药初期,要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对于口服药患者不能随意地起始和加量。在疫情医院随访的情况下,建议患者网上咨询风湿免疫科医生,在安全的情况下再增加口服的药物,增加剂量或增加种类。
这次新冠疫情是风湿病患者在抗击疾病过程中遇到的一点小小困难,相信,只要保护好自己,听医生的话,我们所有人都能守得云开,盼得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