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新冠之后如何用药 [复制链接]

1#

风湿免疫性疾病具有多样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疾病特征,同时,由于遗传学差异和治疗药物不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新冠阳性”患者在药物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月20日,上海市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叶霜,副主任医师李佳予以解答。

医院风湿科的调查结果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报告了乏力、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口干、腹泻、恶心、头痛、肌肉痛等症状,和健康人群类似。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风湿病患者在感染后第15天COVID-19症状完全消失,25%的患者症状超过28天,10%的患者症状可能持续90天以上。同时,感染可诱发免疫异常或造成原发疾病的活动;部分风湿病患者本身基础疾病较多、年龄较大、存在脏器功能不全,新冠重症风险增高;此外,炎症性肌病患者尤其是抗合成酶综合征的患者感染后,需要警惕出现严重的肺部病变。

因此,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后的药物调整,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原发病病种病情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阶段和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风险-获益评估后进行临床决策,最大限度减少COVID-19进展和原发病活动的风险,并促进机体保护性免疫的产生。因此,上述两位医生鼓励患者和风湿科医生讨论后决定药物的使用。

对于无法和医生实时沟通的新冠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上述两名医生建议可以参照以下说明调整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比如依托考昔、洛索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艾瑞昔布、双氯芬酸等可以继续使用,有解热镇痛效果,不要和感冒药以及其他退热药物合用。

糖皮质激素:继续使用。

羟氯喹:继续使用。

抗细胞因子药物:IL-6拮抗剂可继续使用。其余细胞因子拮抗剂如IL-17拮抗剂、IL-12/23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如原发病稳定短期停用。

传统免疫抑制剂:选择性调整。如果原发病病情稳定,建议短期停用或减量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甲氨蝶呤等等。待新冠感染症状基本好转,抗原转阴后2周左右可以续用。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请咨询医生。

抗T细胞和B细胞药物:建议短期停用,治疗重启时间可咨询医生。

小分子靶向药物JAKi抑制剂:比如巴瑞替尼和托法替布。炎症性肌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建议继续使用。其余患者如原发病稳定可以短期停药。

痛风治疗药物:秋水仙碱、本溴马隆、非布司他、别嘌呤醇等药物可继续使用。

解聚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等建议继续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时注意胃肠道保护,如出现瘀点瘀斑或其他出血倾向及时就诊。

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早期或病毒持续复制时,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Paxlovid。Paxlovid的成分之一利托那韦是肝药酶CYP3A4的强抑制剂,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请咨询医生后用药。

叶霜表示,我们鼓励患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同时,基于疫苗对重症保护的益处,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或者未完成疫苗加强接种的患者,在感染康复的6个月后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