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肺炎预防性消毒指南 [复制链接]

1#

一、消毒原则

1.没有出现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外环境原则上不需要消毒,不应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场所,如地面、绿植、墙面、宣传栏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室外健身器材、公共座椅等人群使用较为频繁的物品,可增加清洁频次,如有明确污染时,进行表面消毒。

3.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入的人员、汽车、自行车及其携带的物品等进行消毒。

4.通常情况下,室内下水管道不需要定期消毒。

5.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物品造成损毁,要适度消毒。

二、消毒剂的选择

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消毒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可选择0.5%的碘伏。

三、消毒方法

1.室内空气: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注意人员保暖。

2.手、皮肤:以洗手为主,在接触可疑污染环境后可以使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皮肤在可能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建议选择0.5%的碘伏。

3.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食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mg/L-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物体表面:经常触碰的物体表面等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6.卫生间:卫生间的消毒应以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7.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8.衣服、被褥、毛巾等纺织品: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按常规清洗。

9.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0mg/L-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0mg/L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份水)小心移除。地面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戴手套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四、注意事项

1.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2.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

3.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4.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转自市疾控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