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随着撤离武汉人员进入全国各地,许多人关心,武汉解封是否意味着抗疫进入尾声?是否会因为人口流动,引发国内疫情反弹?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造成新的大面积感染?4月19日,《医师报》社副社长*向东邀请多位嘉宾做客《医师报》直播中心“抗疫焦点”栏目,就相关热点问题交流经验与观点。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宏表示,“抗疫焦点”系列直播节目将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感染、呼吸、重症等领域首席专家,医院管理者,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畅谈疫情防控经验,解答热点问题,回应公众关切。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个人健康管理能力。
本次直播共吸引超51万观看人次,次点赞,条评论。
直播现场
讨论嘉宾
王贵强
新冠肺炎国家卫健委医疗专家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医院感染科主任
吴尊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郑 宏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向东
《医师报》社副社长
离汉人员的总体风险非常小
随着4月8日武汉全面解除封城,公众更加担心无症状感染者、复阳者等其他流动人员从武汉进入全国各地。
吴尊友教授表示,密切监控从高危地区出入的人员以及严密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依然是最有效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手段。“应对流动人员进行危险度分析。其中,境外回国人员是无症状感染者中最危险的人群,而撤离武汉人员虽然不排除个别情况,但是总体风险非常小。”
目前,诊断无症状感染者的方法为新冠病*核酸检测和IgM抗体检测。吴尊友介绍,在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时,阳性结果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传染性。譬如,如果是处于恢复期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检测结果呈阳性,但基本不具有传染性。
“诊断无症状感染者时一定要将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与体征、流行病学史等结合,进行综合考虑与研判。”吴尊友教授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可以发展为显性患者,不仅可能会造成聚集性疫情,还可能导致疫情在一定范围内的再次流行。因此,在我国总体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要尤其重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
具体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和筛查,尤其对于来自境内外疫情流行地区的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主动筛查,尽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并实施管控措施,以避免造成社会层面的疫情传播与扩散。
新冠肺炎传染性早期强后期减弱
4月1日,《自然》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新冠病*研究的三大重要发现,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及防疫措施提供了新证据。
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的患者出现轻微症状后的5天内,病*可在患者的咽喉及肺部活跃复制。在患者的整个病程中,这5天最具有传染性。在患者出现症状9天后,尽管患者的样本里还能够验出相当高的病*量,但再也不能成功分离出有传染性的新冠病*。这表明新冠病*感染者在出现症状9天后,即使核酸检测是阳性的,但患者很可能已不具有传染性。
王贵强教授表示,这意味着随着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增加,新冠病*数量减少、病*分离成功率下降。患者体内建立了免疫机制,发挥着对新冠病*持续的抑制甚至清除作用。“这与新冠肺炎早期传染性较强,后期传染性减弱的表现基本相吻合。”
该研究还发现,虽然在不同检体中均能发现新冠病*核酸,但样本的传染性不同。若测得同样的病*核酸量,痰液的传染性最高也最持续。粪便中PCR病*量虽能测得、但均未能分离出活性病*。
“从上呼吸道到下呼吸道,一定是检出敏感性越来越高。有时上呼吸道检测病*核酸呈阴性,但下呼吸道可能还存在病*。”王贵强教授介绍,从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来看,最初推荐使用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查,到第五版时将咽拭子改为鼻咽拭子,到第六版时则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等,不断改善检测措施就是为了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
尚无特效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很重要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FDA已批准使用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并称“这种药物的早期测试结果非常令人鼓舞”。然而,美国FDA却回应,并未批准羟氯喹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4月24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其看到的由WHO意外公布的文件,称瑞德西韦并未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也未减少新冠病*病原体在其血液中的存在。
许多人希望抗病*药物可以解决新冠病*带来的问题,但王贵强教授表示,抗病*药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这种急性病*性疾病,后续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
目前,治疗新冠肺炎仍无特效药物。在抗疫的紧急情况下,为保证药物安全性,我国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首先推荐已上市、可能有效的药物。王贵强教授介绍,“前期的研究数据显示,氯喹对炎症、发热等有一定作用,给予我们很好的信心。”
至于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