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由于大规模发放给健康人,用于“预防新冠”,连花清瘟引发了网络上的争议。最近,又有说法称,某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开始给健康人发放阿兹夫定,用于“预防新冠”。
我们无意反对中药或者西药,但不管什么药,“能预防新冠”这话都是不能随便说的。
公允地来说,连花清瘟属于国内中成药中比较愿意与国际接轨的产品。不管是治疗流感还是治疗新冠,在做出这种宣称之前,药企都专门找了学者进行临床试验,不论试验的设计水平和质量如何,至少获得了一定证据证明它确实能缓解呼吸道症状。
阿兹夫定则是从艾滋病领域扩大适应症到新冠治疗的抗病毒药物。虽然阿兹夫定存在致畸、致突变的问题,致癌性也没有得到确切的验证,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表现都不如paxlovid和莫诺拉韦,但好歹也有临床证据证明能够抗新冠病毒。
这两个药物都已经作为治疗药物,写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但几乎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它们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长期以来,民间存在一种常见的直觉:能治疗某个疾病的药物/方法,都能用来预防这种疾病。
但事实真不是这样。
放化疗能治疗癌症,总不会有人用它们防癌吧;能预防流感的疫苗,也不能同时用于治流感。究其原委,治疗手段的作用大多发挥在病变本身,而预防手段的作用大多发挥在病变发生的原因上,对于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因此,能在同一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同时发挥临床作用的手段实在比较少,即便存在,也需要分开进行效果评价。
为什么本来很清楚的道理,放到新冠肺炎上,很多人就集体糊涂了呢?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有效的新冠肺炎预防手段,就是物理隔离,其次是疫苗接种。至于药物,全球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真能够长期有效预防新冠。
这里说的“有效预防”,是有临床试验证据的“预防”。许多中药方剂宣称自己能预防新冠,但仅仅是从理论上具有预防的可能性,能从一般意义上提高免疫力,并没有给出实锤证明确实能预防新冠这种特定的病毒感染。所以,它们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预防药物。
实际上,接近能够预防新冠的药物还真出现了一个。它是阿斯利康开发的Evusheld(恩适得),是一种长效抗体组合,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已获批的新冠预防药(同时也是治疗药物)。
抗体药物相当于直接向体内输入对抗病毒的战斗员,因此从原理上来讲,它既能治疗病毒感染,又能带来一定的预防作用。年,Evusheld获得美国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新冠暴露前预防。
Evusheld是抗体药物,但用法比较类似于新冠疫苗。根据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基于对名从未感染新冠、从未接种疫苗或接受其他预防治疗的成年人的研究,接种两剂Evusheld的成年人,感染新冠风险可降低77%,且保护期可持续至少6个月。
今年7月,Evusheld进入中国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试点给药,主要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或有急性暴露风险的人群,效果比较立竿见影,但不能用医保,两针价格为元。
不过,随着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亚型,作为抗体的Evusheld开始没那么灵了。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加大剂量使用,但这种药物的效果本来就存在不确定性,各国政府也大多采取观望态度,不像疫苗一样进行医保支持。
在没有大的技术突破之前,用这个抗体药物预防新冠的效果,可能还不如打疫苗。
至于阿兹夫定和连花清瘟等,预防新冠的效果更是没有保证。曾有新闻报道称,阿兹夫定由于是口服药,使用方便,并且相对便宜(医保价格元35片),具有开发成预防药物的潜质,但它真正用于预防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
另外,今年4月,研究连花清瘟的一篇论文发表在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显示: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但这项研究对密接者的分组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说服力比较成问题。
虽然我们都非常期待看见这样的创新产品诞生,但截至目前,能够长期稳定预防新冠、超越并取代疫苗的新冠肺炎预防药,还没有出现。
盲目把治疗药物用于预防,不但不能预防新冠,还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副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是国内最权威的诊疗指南。在治疗部分,它既推荐了西药的抗病毒药物、抗体、免疫球蛋白,也推荐了中药和中成药。
而在预防新冠方面,满打满算,它只写了这么两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