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2
封面新闻记者柳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4日公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诊疗方案》增加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进一步规范了流感抗病*药物使用方法,对轻症流感中医辨证治疗予以进一步完善。
根据《诊疗方案》,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流感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感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警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4日公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
《诊疗方案》明确,在鉴别诊断方面,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行病原学监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病原学证据。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与流感不易区别;重型、危重星表现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与重症、危重症流感临床表现类似,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鉴别。
《诊疗方案》指出,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感染。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诊疗方案》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或者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诊疗方案》强调,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及时进行流感筛查。疑似或确诊流感的医务人员,应当隔离治疗,不可带病工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者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