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ECMO代班一周,30岁重症肺炎小伙
TUhjnbcbe - 2024/8/14 17:31:00

30岁小伙因重症肺部感染发展成急性呼吸衰竭,危急时刻,医院杨春湖院区多学科通力协作,与“死神”赛跑,救患者于危难之际,最后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辅助下为患者抢得生机,最终转危为安,重获新生。

刘先生(化姓)今年30岁,因肺部感染在外院治疗十余天后病情不见好转。12月14日下午两点多,他因发热、咳嗽、胸闷喘气来到医院杨春湖院区就医。来到急诊科时,医护人员发现刘先生的病情危重,呼吸困难,此时他的血氧饱和度低至70%。急诊科黄兴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实施抢救,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随后的CT检查提示双肺严重感染,诊断为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衰竭。黄兴副主任医师在和前来急会诊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一起评估病情后,决定立即将刘先生转入重症医学科。

接诊后,科室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经CT检查显示,患者双肺已呈现“白肺”改变,且此时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考虑存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医学科汪毓君副主任组织科室团队立即采取了俯卧位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抗感染、抗病毒、镇痛镇静、控制液体入量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随着标准治疗未见好转,氧合状态难以维持,随时有生命危险。

此时,如何开展下一步诊疗,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成为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难题。

经重症医学科喻莉主任与团队全面评估后,果断决定启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并,让刘先生的肺尽可能得到休息,为肺部病变的治疗和恢复赢得时间。

12月17日,龙鼎主任医师及魏波华主治医师带领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顺利地完成穿刺置管、设备预充、导管连接等一系列操作,随着ECMO机器启动,血液被引出,经氧合器(人工肺)变成富氧血回输体内,患者的缺氧症状迅速缓解。治疗中,重症医护团队密切配合,24小时守护在患者的身边,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标,严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帮助患者成功度过了严重感染、循环衰竭、器官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一道道难关。经过一周的治疗,刘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治疗团队经过充分评估后于12月24日成功撤除ECMO,随后又成功撤除呼吸机。在患者病情好转的同时,治疗团队及时为其进行床旁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目前,刘先生恢复情况良好,拟近期出院。

重症医学科主任喻莉介绍,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ECMO是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支持,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希望。看着患者们一天天好转,顺利出院,我们心里也非常欣慰。

记者:刘雅婷通讯员:马遥遥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

1
查看完整版本: ECMO代班一周,30岁重症肺炎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