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愈后会出现大量的后遗症,这在国外已经有了不少相关报道。最近我看到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年8月第42卷第4期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5~8个月后中医证候分析》,这是研究国内新冠肺炎后遗症的首篇报道。
研究者对武汉地区的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出院5-8个月后进行中医四诊信息收集,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中医证候进行评估,患者同时进行胸部CT、肺功能及D-二聚体检查。
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5-8个月后,后遗症非常明显。就具体数据而言,遗留症状以疲倦(47.9%)、口干(37.5%)、失眠(29.4%)、胸闷(29.4%)、气短(28.7%)、口苦(20.9%)、畏寒(19.9%)最为常见。
我的观点是,疲倦是典型的气虚表现,显然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以气虚为主。从以上最为常见的几个症状来看,病变部位以肺为核心。疲倦、胸闷、气短都可看作是以肺为核心的症状。说明肺气不足是新冠肺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
研究者诊断,新冠肺炎的康复期,病性以虚证多见,兼夹有实证。既有表现为疲倦乏力、气短、畏寒、舌淡红、伴齿痕、脉细等虚性特征,也兼夹有口苦、头身困重、舌红或暗红、伴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等痰、瘀、热的实证特征。
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常见症状分为气阴两虚、兼有阴虚内热和气虚痰瘀内阻、兼有郁热两个中医证型。
我的观点是,新冠病毒的性质为湿热疫毒,湿为阴邪,湿性重浊粘滞;为阳邪,热则伤津。湿热疫毒侵袭人体,病位在肺,造成湿热壅滞于肺。湿热疫毒伤气伤阴,逐渐造成气阴两虚的病机。进入恢复期,虽然疫毒之邪已去,但患者气阴两虚的体质并没有完全改善。
文章说,现代医学检查发现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中,49.9%(/)有肺内的残存病灶;56.4%(/)存在肺功能损害,以弥散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我的观点是,在所有康复者中有一半人还遗留有残存病灶,且超过半数人有肺功能损害,这说明当时新冠肺炎的治疗还不够彻底,只是拘泥于祛除病毒,却没有完全恢复正气。
关于治愈,现代医学认为,新冠病毒消除了,就算是康复了。中医的观点是:邪去正复。因为生命以正为本,正气恢复才算是真正治愈。显然,这与现代医学的观点完全不同。之所以会出现后遗症,根本原因在于正气未能康复。也就是说,若拘泥于以病为本,以邪为本,就容易造成后遗症。
文章的结论是: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出院5-8个月后仍存在临床后遗症。
我的观点是,对于这些新冠肺炎后遗症患者而言,应该首选中医治疗。后遗症的产生,源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若拘泥于治疗症状,往往会顾此失彼,甚至会继续伤正,反而无益于康复。之所以要选择中医,因为中医以人为本,以正为本,注重生命的整体。
另外,该研究也发现,在虚损的基础上,多数患者还合并了诸多实证的症状,如头身困重、苔腻、脉滑等痰湿困脾的表现,胸痛、身痛、四肢和关节痛、舌暗红、伴有瘀点瘀斑等瘀血内阻的表现,也有口干、失眠、苔薄、脉细等阴虚内热或口苦、苔黄等郁热的表现。
分析其原因,多与疾病日久,因虚致实相关。阴虚日久,水不治火,易出现阴虚内热;脾虚无力运化水湿,痰浊内生;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日久易致血瘀;痰瘀内阻,气机不畅,则易导致郁热不散。
我的观点是,新冠肺炎病位在肺,治疗当不离肺。目的是祛除病邪,恢复肺气,让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该研究的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并表现出疲倦、气短、胸闷、自汗等虚性症状,说明肺的生理功能并没能恢复正常,还存在着肺气虚的病机。
由此说,对于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治疗,当重点考虑肺气虚的病机。或许可考虑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药方。进一步说,当新冠肺炎患者在用现代医学治疗后病毒消失,可以出院回家时,应该推荐继续服一些益肺补气的中药,或能有效预防后遗症的发生。(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