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卢根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现场带来了题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版)解读》的报告。
卢教授分别从四个方面,即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支原体肺炎治疗与预后做了详细的讲解。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并通过几种*性机制危害机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疾病早期肺部体征少,仅少数肺部可闻及细湿啰音及喘鸣音,肺部X线病变明显,部分患儿合并胸腔积液或出现肺外并发症。部分在急性期后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及喘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年长儿多见,持续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
支原体肺炎诊断——三个“不平行”,即:症状与体征不平行,症状重,肺部体征不明显;肺部体征与X线改变不平衡,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改变明显;病理改变与临床不平行,气管镜下可见粘膜慢性炎症改变。
多数MPP患儿预后良好,而重症及RMPP患儿可遗留肺结构和/或功能损害,需进行长期随访;MPP可引起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单侧透明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肺纤维化等;MPP在急性期后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及哮喘有其他系统累计的MPP患儿可能危机生命或遗留后遗症。
更多详细内容,